通讯员 宋睿琬 蒋子兴
梅军鹏,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截至目前,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项目各1项,参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湖北省教育厅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参编教材2部,授权专利5件,2021年荣获湖北省“楚天学子”荣誉称号。
做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培养的是国家的未来,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始终对学生负责。”梅军鹏时刻牢记责任,坚持以德育人、以仁爱之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梅军鹏讲授的材料力学课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他认为,自己学会和把学生教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自己把这些知识学清楚、搞透彻,才能让学生学起来不费力、好理解。梅军鹏经常告诉学生,遇到难题要及时反馈。即使是半夜,只要学生有问题,他也会在线上给学生答疑解惑。
“梅老师授课有条理,对重点知识的讲解清晰易懂。他对大家都特别有耐心,基本是有问必答。我们很幸运遇到这样一位平易近人、能指引人生方向的好老师。”学生付小龙说。
土木工程专业1902班的学生李静雯,在考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时,初试成绩刚过校线,信心严重不足。作为班主任的梅军鹏,把自己和其他老师的复试经历讲述给她听,并详细地告知她复试的注意事项。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李静雯信心倍增,认真积极地为复试做准备,最后在复试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顺利被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录取。
除了为本科生引路,梅军鹏也和自己带的研究生们一起并肩奋斗在科研一线。目前,梅军鹏已毕业的7名研究生中,其中1人成功申请硕博连读,其余6人均已入职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
助学生成长成才
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梅军鹏常常把自己求学的经验与学生分享,同时告诫他们:“专业课是以后吃饭的饭碗,学习一定要脚踏实地,有知识盲点不要拖沓,不懂就问,要多去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不要把大好时光荒废在游戏上。”
他鼓励学生暑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能增长见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建议学生在实习时要多听、多看、多学、多问。对所带的本科生,梅军鹏在学业上指导和鼓励,并给予他们针对性培养。对想要考研的学生,梅军鹏帮助他们甄选考研院校,联系合适的导师。而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梅军鹏则指导他们多做一些工程训练,以提升其职业技能和经验。
在得知学生董舒娅想考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的想法后,梅军鹏主动帮她联系了从永利官网顺利考研到武汉理工大学的吴任迪。让董舒娅平时向吴任迪多请教,学习成功考研的经验。
尽管考外校的研究生是一个压力大、不确定性高的选择,但梅军鹏在日常学习中给予董舒娅充分的鼓励:“调整好心态,稳步前进,精益求精,不怕难,不认怂。”最终,董舒娅在2023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中考出了406的高分,成功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
对于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从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起,梅军鹏就悉心指导并深入了解他们的科研兴趣及未来打算。对于有继续深造想法的学生,梅军鹏亲自帮学生联系博士生导师,并针对申请考核政策指导学生完成学术成果。在梅军鹏看来,只要能帮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惑,自己多费一点心思和时间都没关系。
2020级研究生王智鑫回忆,自己在申请永利官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博连读时,梅老师陪他一起修改论文,完善学术成果,有时甚至忙到凌晨一两点钟。在2022年10月份,王智鑫成功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
带学生做科研
“搞研究一要天马行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干;二要实践出真知,不能光纸上谈兵;三要永不放弃,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这是梅军鹏做研究的经验。
做实验研究时,实验原材料的差异会使结果出现较大差距。2020级研究生周兰兰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在测早强剂对水泥基材料的后期强度影响时,参考文献中表示,早强剂对水泥基材料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但是,她的实验结果却是影响较大,导致她对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操作产生了怀疑。
梅军鹏向她讲解了其中的原因,并提醒她遇到数据差距较大的情况时,要学会分析,不要过于迷信权威。面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碰壁,甚至失败,他鼓励安慰学生:“做研究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要一直往前走,成功了是一件好事,不成功也会给后面的人留一些经验。”
在梅军鹏的指导下,2018级陈川、梁宇佳等同学顺利完成了“基于纳米-激发剂-热耦合效应的水泥-粉煤灰体系水化微结构形成机理及性能调控研究”的省级大创项目和校级大创项目。
学生平时忙于学业,关于竞赛的实验基本都安排在周末,学生测完数据会第一时间发给梅军鹏。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梅军鹏也会第一时间给学生们进行反馈和指导。此外,在定期的项目组会中,他对学生做过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建议,同时指导学生做好下一步的项目规划。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一路付出,一路收获,一路前行,用责任和爱将教育这条道路点缀得花香弥漫、芬芳灿烂。”这是梅军鹏对这四年教育经历的体验和感悟。未来,他还会继续选择当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这条路上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