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夏雨
“余怡菁是我们体育课部不可多得的人才!”体育课部主任盛克庆对新当选国际裁判员的年轻女教师充满期盼。作为湖北省第一个篮球国际级女裁判,余怡菁对学校的支持和培养非常感激。
裁判是条孤独的路 也因孤独而伟大
“我在冷夜里困了一个多小时,刚出来就病上了。”
一次新疆和山西的冠军争夺赛,余怡菁应邀作为本场裁判出场,第二天晚上七点的比赛,她头天下午就出发了。“飞机晚点了,我到达乌鲁木齐的时候已经是凌晨,雪一直在下,零下三十多度,全身都木了。”因为联赛规定,她必须自行前往酒店。“我叫了一个多小时的滴滴才成功坐上车,那叫一个冷啊!”尽管如此,刚到驻地的她就发现自己生病了。
“上场前全身都没劲儿,脑子晕飘飘的,我攥着股劲儿,硬是坚持下来了。”为了在场上展现出裁判专业的水准,她一声儿没吭继续跟两位伙伴在赛场上奔跑,维护秩序的“黄金三角”没有出现一点纰漏。
四十分钟的终极对决赛加上中场休息和暂停等时间,实际上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这两个多小时里也是她与自己的终极对决。“我跟自己说,无论如何都得坚持到比赛结束,不能影响比赛的进程,一定要准确客观判罚!”到最终赛果出来,观众为冠军欢呼喝彩时,她的手心都是指甲掐出的印子。
信仰坚持 严于律己
从小进省队打球到后来因伤退役,怀揣教师梦的她又走上了考研的漫漫研途。
“我觉得我这辈子都跟篮球分不开了!”她在读书期间就在找体育老师的实习工作,与孩子们的接触让她感知到大家对篮球的喜爱,更坚定了做老师、做体育老师的信念。
打小在队里长大,文化课稍有耽误的她,考研比常人更为不易。当时挡在所有人面前的拦路虎就是英语,对此她尤为重视。“两千个核心词汇,老师说要背十遍,我背了十四遍。”这份韧劲儿支撑着她咬牙坚持最终成功上岸,并取得英语录取成绩第一的结果。
想要成为国际裁判,英语是不能避开的坎儿。她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在体能训练的间隙听听单词,跑着跑着碰见自己的学生还忍不住蹦出hello的单词。“我太渴望通过考核了!”她表示备考的那段时间,车里、枕头旁都会放本英文版的裁判手册,时时刻刻都记着学英语的任务。
“可能记了一会儿就忘了,但是循序渐进,发现自己记住更多词汇了,那股子开心啊!就像你们跑八百米,离终点越近人呀就会越兴奋!”这份面对困难迎面而上的勇敢,让她在考场上所向披靡,成功通过国际级裁判的审核。
刚来304am永利集团官网当老师的那几年,余怡菁跟着学校里老牌教师张东兵学习如何教授课程。那时是教大一的田径项目,张东兵回忆:“这个丫头刚来的时候特别认真,没打马虎眼过,有时候我让她休息,她还是很乐于跟学生去沟通。”
“乐玉!你啊,入戏太深了,打太极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要以柔克刚,用力过猛反而不好。”今年她的班上进行太极拳教学,项目考核时她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做出了仔细的评价。
很少有老师还关注到动作之上关乎精神的要领,她却表示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精益求精,真正感受到学习太极的乐趣。考核结束后,旁边学习跆拳道的男生还特意跑过来求教。
未来的光明需要青年力量
“虽然总说自己是最年轻的国际级女裁判,但是我知道,到了我这个年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只有不断发掘青年力量,为篮球输送新鲜血液,篮球才会生生不息。”她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挖掘培养,只要有学生请她去讲解最新的篮球规则,她总是一口答应。
“无兄弟,不篮球。篮球最能教会一个人的就是团结,如何和你的朋友更好地相处配合。”余怡菁在自己的女篮教学班中非常看重这一点。团队和集体荣誉感是她向学生灌输最多的理念,“要知道这不是一个草台班子,我们是真正的一个集体!”烈日下操场上奔跑的女生们和一旁吹哨的她,眼里都是相同的热爱。
作为省里一级裁判的晋升讲师,每每在学校看见一些喜欢裁判运动的好苗子,余怡菁都会推荐他们去参加一级裁判员的考核,成为省里的骨干,为篮球事业添砖加瓦“我很希望他们能多走出去看看,有更大的视野去配他们的激情。”
武科大大三学生喻骁不久前刚参加了一级裁判员的考核,他眼中的余老师是知识丰富而幽默风趣的。“第一次见她是在去年六月底的二级裁判员培训班上,那是我们第一次出来见世面。余老师新鲜的见解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篮球,对裁判这个身份也更加得向往。”他回忆到,有一次球队领队与场上裁判发生激烈冲突,身为裁判长的余老师两边安抚、积极调和,最终制止了一场矛盾的爆发。喻骁说:“希望我们武科大篮协也能走出余老师这样的人才,国际赛场上也能再次出现科大人的身影!”
而这,也正是余怡菁一直期待的——青出于蓝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