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教研成果 】产赛教融合,艺术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屡获大奖

发布者:新闻中心 编辑: 发布时间:2021-03-26 浏览次数: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评选结果,在优秀艺术实践工作坊、优秀美术作品、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等各类作品中,永利官网艺术与设计学院斩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美育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融通复合型、创新创业型设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产赛教融合为引领,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革新为重点,积极探索产赛教融合的新模式。经过四年的建设,学院设计学类四个专业方向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生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数显著增长,就业率稳步上升。

赛教融合强基固本,厚植复合设计人才“中国心”

    为培养融通复合型人才,艺术与设计学院构建了“三个融合、二个阶段、一个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了目标、过程和资源的“三个融合”培养体系。(1)目标融合:将课程教学目标与顶级赛事要求进行对比,动态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目标融合。(2)过程融合:学院出台了有关本科课堂植入竞赛的管理办法促进第一二课堂有机衔接,建立灵活的过程监管制度,实现过程融合。(3)资源融合:依托“共美讲堂”“校友云课堂”等平台邀请名家、竞赛评委和优秀校友讲学;建立学院学术报告厅预约制度;在学校支持、企业赞助下建立育才教育装备设计研究院和新农村研究中心,实现了教学资源融合。

课程展览

    实现了大类和专业“二个阶段”培养过程。学生在一二年级大类培养期间重点修读设计学基础课。学院为四个设计专业建设了8门打通平台课程,包含 “人工智能基础”“中国传统造型语言”“马克思主义美学”“设计管理”等,搭建了“设计+科技”“设计+文化”“设计+美学”“设计+管理”的学科融通的大类基础课程体系。第二阶段的专业培养集中在三四年级,多数专业课教学以国家级竞赛为引领,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完成研讨、设计、投稿、路演等环节,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培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通过跨界融合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赛教融合引领专业课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竞赛,鼓励他们用艺术设计手法弘扬主流价值观。2020年上半年,聂虹教授团队将专业研讨课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相结合,学生为抗击新冠疫情设计的插画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

    徐武斌教授组织师生为武汉抗疫英雄绘制了50余幅油画,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这些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其家国情怀和民族复兴使命感。

产教融合无缝衔接,驱动设计应用人才“中国行”

    通过鼓励将横向项目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策划布置课程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行业竞赛和主题工作坊,构建了课、展、赛、坊“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将教师的横向项目引入课堂,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2018年春季学期,产品设计专业1501班同学在课堂上为江门市互域公司设计灯具,教师邀请了企业产品经理加入班级群,他们从结构、制造、商业等视角点评学生的设计作品,帮助学生完善作品,大大提升了设计的可行性。近年来,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了扫地机器人、蓝牙音箱、移动POS机、瓦楞纸印刷机、电动叉车等数十项产品设计。除了产品设计专业之外,其他几个设计专业也常常将产业项目引进课堂,有些已经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比如,经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生改造的鄂州万秀村已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将学生的课程作业布置展览,锻炼学生的策划展示能力。艺术与设计学院将教7楼三楼走道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一个小展厅,专门用于课程作业展览,学生在布置展览的过程中学习策展理念,设计展览形式,策划和展示能力得到了锻炼。

    将来自企业的竞赛融入课堂,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需求做设计。除了教师的横向课题,来自企业的竞赛也是提供企业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完成竞赛中的实际课题,学生能够与全国各地的参赛者一起同台竞技,相互学习、共同成长。2019年,老师们组织学生参加中山市智能制造设计大赛,产品设计专业的王柠同学参与并获得了一等奖。

    组织学生参加企业资助的工作坊,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做设计。

    2019年,胡康、王采莲、曾力等教师组织了“基于场景化思维的小太阳智能童车设计工作坊”,组织了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软件工程等不同专业的20余名学生参与工作坊,为企业完成了10余款产品研发设计方案。

    通过课、展、赛、坊“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设计需求有了深入了解,设计作品的可行性得到了提升。

赛产融合协同创新,引领设计创新人才“中国梦”

    在武科大创新创业学院的支持下,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力推创新创业教育,在综合研讨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综合了教育学中被广泛认可的“基于问题的教学(PBL)”方法、“项目制学习(PjBL)”、“设计型学习(DBL)”的优点。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以企业项目或竞赛项目实际需求组织学习资源,以设计和建构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在赛产融合的引领下,学生在竞赛中孵化创业项目,接受来自企业界、风投界和教育界的评委的点评,并从中获得成长。        2018年,艾险峰老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号召,指导学生采用劝导技术设计绿色产品,以引导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其中一位毕业生设计的“BOXE HERO可穿戴瓦楞纸玩具”获得了当年的红点设计大奖,获奖后,该生将作品以7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山东的瓦楞纸玩具企业,这给了学生极大的鼓舞。

    在本科毕业后,该生以此为基础在常州创立了青果野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真正地实现了赛产融合。

    通过四年的产赛教融合探索,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学科在上海软科的学科排名中连续三年稳步上升,学生在课堂上为企业设计的方案有10余项被采用,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奖200余项,较为典型的2020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018年红点设计大奖和2017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等。在产赛教融合的教学体系下,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竞争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稳步上升。(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通讯员 聂虹 艾险峰)

    楚天都市报:http://www.ctdsb.net/html/2021/0325/edit378451.html?uct=MjAxNTk0MDQxNjAxMDAyMzI5%20%20%20%20&mobid=6538781492040437760






关闭